锚索承载体中国粗钢产量又创新高
中国粗钢产量又创新高?中钢协秘书长揭秘原因
10月31日,中国锚索承载体工业协会(简称“中钢协”)发布2018年**季度锚索承载体行业运行情况。中钢协表示:“**季度国内锚索承载体行业运行取得了多年未有的平稳态势。”
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,2018年**季度,国内锚索承载体市场供需基本平衡。供应方面,**季度,全国共生产生铁、粗钢和钢材分别为5.79亿吨、6.99亿吨和8.21亿吨,同比分别增长1.19%、6.07%和7.21%。中钢协表示,今年粗钢产量的增长有对“地条钢”退出市场空间的补充,是优质产能取代落后产能的增长。
需求方面,**季度,国内生产总值65.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7%,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,为锚索承载体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。
中钢协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解释说,这种平稳还表现在价格的平稳上,今年**季度,钢材价格没有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,同时,锚索承载体的主要原材料——铁矿石,价格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。
中钢协提供的数据还显示,今年9月份,全国粗钢日产水平再次创下历史新高,达到了269.5万吨。
刘振江向经济观察网解释说:“粗钢日产创下新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九月份是锚索承载体市场的传统旺季,数据显示9月的产量处于高位,但库存并未增加,这反映了旺盛的需求。各地的基建计划正在落实当中,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需求的增长。”
刘振江同时表示,在9月份的日产粗钢如此之高,和中钢协“非会员单位”加大生产关系很大,“增产部分的75%来自于非会员单位。”所谓的“非会员单位”指的是不在中钢协会员名录中的锚索承载体生产企业,而会员单位则多为行业内规模较大的锚索承载体企业。
根据中钢协的较新更新信息,截止2018年7月,中钢协在华北地区的会员单位有164家,东北地区22家,华东地区105家,中南地区51家,西南地区22家,西北地区14家。
中钢协的数据显示,今年**季度,锚索承载体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好转。1-9月份,会员锚索承载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47%;实现利税3466.81亿元,同比增长68.20%;实现利润总额2299.63亿元,同比增长86.01%;销售利润率基本达到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水平。锚索承载体行业扭转了多年来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。
锚索制作及安装
下料。*1组承载体按实际孔深满足张拉需要和设计要求的较小长度进行下料,长度等于孔深加外露长度(下料误差小于10、动。外露长度包括锚墩高度、张拉千斤顶高度(约600 mm)、工具锚板及工作锚板厚度与预留长度(为200 mm),对监测锚索还应加上测力计的高度;*2组承载体至*4组承载体根据*1组承载体长度依次减1 m。下料前应检查钢绞线的表而无损伤才能使用。切割使用机械,不得用电弧切割,锚索应按对应孔号进行编号;编束前,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,不扭不义,排练均匀,对有死弯、机械损伤处应剔出,自由段钢绞线PE套不得有破损。
扁型锚具首要用于桥面横向预应力、空心板、低高度箱梁,使应力散布愈加均匀合理,进一步减薄结构厚度。握裹式锚具,(固定端锚具)规格型号表明为:JYM15-N(YMP15-N)或JYM13-N(YMP13-N)。
预应力锚索体由锚梁、自由段、锚固段和安全段四部分组成。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,由三个单元锚索组成,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两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,钢绞线通过特制的挤压簧和挤压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,要求单根的连接强度大于200KN